[歐洲/波蘭] 走進恐怖波蘭納粹集中營 聽戰爭悲鳴的教誨 【奧斯威辛納粹集中營】
註:為人所知的奧斯威辛納粹集中營入口
新一年來臨,回顧過往一年成績是指定動作,卻偏偏讓我想起一句出自於西班牙裔美國哲學家George Santayana的一句說話 - "Those who do not learn history are doomed to repeat it." 這句話刻在位於波蘭的奧斯威辛-比克瑙納粹集中營博物館內一面巨大牆上的正中央,提醒那些讀的人 - 過去,塑造出現在,暗示著未來。每一天的歷史都要好好記住,讓明天做更好的自己。說到波蘭,喜歡讀歷史的朋友一定不會失望。二次世界大戰其中重要的舞台,正正發生於波蘭。
二戰期間,波蘭是被納粹德軍第一個正式佔據的國家,單於波蘭一國便設有六個死亡集中營,其中最大的為奧斯威辛-比克瑙納粹集中營,亦是在波蘭的旅程中最令我難忘的一個地方。它是一個巨大的遺址,主要分為奧斯威辛(一號營區)、比克瑙(二號營區)與莫諾維茨(三號營區)。它同時為一龐大歷史資料庫,花上一整天時間也不為過。前往當天剛巧是白雪紛飛的12月寒冬,令整個環境更蒙上一片戰爭的悲傷。
比克瑙集中營:代表歡迎的紅地毯化作灰黑冰冷的路軌,將送進來的人送到絕望去
死亡工廠 大門後面是地獄
奧斯威辛集中營的入口用德語寫著一句"Arbeit Macht Frei",意思是指勞動會帶來自由。而事實上,這根本是漫天大謊。集中營被重重高壓電流通過的鐵絲網所包圍著,猶如一座被層層監視的圍城。遺跡亦如屠殺場一樣,有行刑場、絞形臺等,用文字與黑白相片重現舊日慘痛歷史。整座狹窄且被薰黑的毒氣室,一走進去便已渾身不自在,令人聯想起一個個被送進來的受害者。1944年之春天,每天幾乎有8000人被毒氣殺害。而佔地最多的一楝楝兩層高、倒模式大樓內,有監獄、床位、廁所,甚至曾經在內進行極不人道的人體實驗。現在已經成為博物館,記載著二戰歷史、波蘭被侵害的慘況、從歐洲各地被運送到此的猶太人及罪犯被屠殺及迫害的情形,是一堂最真切的西方歷史課。
乘坐免費穿梭巴士,不消10分鐘便能到達另一個鄰近的比克瑙集中營區。一進去營區,最令人注目就是那條延綿不斷的長長路軌 - 它將代表歡迎的紅地毯化作灰黑冰冷的路軌,將送進來的人送到絕望去。當時被囚之人,從來未被視作人看待。建設大規模殺人武器毒氣室,泯滅人性的兇殘對待,一切只因納稅黨擁有一種種族優越的思想,而猶太人及某些類別如同性戀者、罪犯等則被視為低等種族,極端化使隔離發展成迫害與屠殺,甚至滅絕性的「猶太人問題的最終解決方案」,讓幾百萬的猶太人的生命一個又一個無辜犧牲。
被重重鐵絲網所覆蓋的圍城
高壓電流通過的鐵絲網,接觸點有燒焦的痕跡。
電影將歷史重現大屏幕 警醒後世
走過集中營後,對於二戰及相關歷史仍然充滿好奇,於是看了幾齣電影作品,讓在營區映入眼簾的一景一物,重新拼湊,將恐怖歷史更栩栩如生地呈現,警醒後世:
《舒特拉的名單》- 1993上映,故事改編自真實人物,講述德國商人奧斯卡以提供工廠工作職位以拯救猶太人的故事。
《一個快樂的傳說》- 1997年上映,故事講述猶太裔意大利家庭被送去集中營,父親不忍兒子受驚因而謊稱為一場以遵守各種規距換分數獲獎的遊戲。
《鋼琴戰曲》- 2002年上映,故事取材自波蘭籍猶太裔作曲及鋼琴家斯皮爾曼,講述納粹德軍入侵波蘭時猶太人的悲慘命運。
《愛在波蘭戰火時》- 2007年上映,故事改編自1940年4至5月期間發生的歷史事件「卡廷大屠殺」 - 蘇聯軍隊殺害波蘭戰俘及國民的一場大屠殺。
《與狼共存》- 2007年上映,故事講述1942年一位猶太裔小女孩逃離大屠殺的厄運,橫越歐洲尋親。
《依達的抉擇》- 2013年上映,故事講述孤兒院長大的安娜想要成為修女,宣誓前先要與唯一親人旺達相見。旺達告訴安娜的雙親為猶太人並已於二戰中遭殺害,於是二人一起四出尋找更多關於雙親與及自己身份的真相。
《否認》 – 2016年上映,故事改編自美國猶太裔歷史學家利普斯塔特的小說:《法庭上的史實:我的與大屠殺否認者在法庭的日子》,講述歷史暢銷書作家大衛‧歐文為希特勒和納粹辯護,引起利普斯塔特的關注,並引致一場誹謗官司。
二戰期間,波蘭是被納粹德軍第一個正式佔據的國家,單於波蘭一國便設有六個死亡集中營,其中最大的為奧斯威辛-比克瑙納粹集中營,亦是在波蘭的旅程中最令我難忘的一個地方。它是一個巨大的遺址,主要分為奧斯威辛(一號營區)、比克瑙(二號營區)與莫諾維茨(三號營區)。它同時為一龐大歷史資料庫,花上一整天時間也不為過。前往當天剛巧是白雪紛飛的12月寒冬,令整個環境更蒙上一片戰爭的悲傷。
"I wish R.I.P. meant Return If Possible."
逃出生天的機會微乎其微
死亡工廠 大門後面是地獄
奧斯威辛集中營的入口用德語寫著一句"Arbeit Macht Frei",意思是指勞動會帶來自由。而事實上,這根本是漫天大謊。集中營被重重高壓電流通過的鐵絲網所包圍著,猶如一座被層層監視的圍城。遺跡亦如屠殺場一樣,有行刑場、絞形臺等,用文字與黑白相片重現舊日慘痛歷史。整座狹窄且被薰黑的毒氣室,一走進去便已渾身不自在,令人聯想起一個個被送進來的受害者。1944年之春天,每天幾乎有8000人被毒氣殺害。而佔地最多的一楝楝兩層高、倒模式大樓內,有監獄、床位、廁所,甚至曾經在內進行極不人道的人體實驗。現在已經成為博物館,記載著二戰歷史、波蘭被侵害的慘況、從歐洲各地被運送到此的猶太人及罪犯被屠殺及迫害的情形,是一堂最真切的西方歷史課。
乘坐免費穿梭巴士,不消10分鐘便能到達另一個鄰近的比克瑙集中營區。一進去營區,最令人注目就是那條延綿不斷的長長路軌 - 它將代表歡迎的紅地毯化作灰黑冰冷的路軌,將送進來的人送到絕望去。當時被囚之人,從來未被視作人看待。建設大規模殺人武器毒氣室,泯滅人性的兇殘對待,一切只因納稅黨擁有一種種族優越的思想,而猶太人及某些類別如同性戀者、罪犯等則被視為低等種族,極端化使隔離發展成迫害與屠殺,甚至滅絕性的「猶太人問題的最終解決方案」,讓幾百萬的猶太人的生命一個又一個無辜犧牲。
更龐大的規模只是代表更多的犧牲者
令人絕望的單楝大樓入口
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被重重鐵絲網所覆蓋的圍城
高壓電流通過的鐵絲網,接觸點有燒焦的痕跡。
電影將歷史重現大屏幕 警醒後世
走過集中營後,對於二戰及相關歷史仍然充滿好奇,於是看了幾齣電影作品,讓在營區映入眼簾的一景一物,重新拼湊,將恐怖歷史更栩栩如生地呈現,警醒後世:
《舒特拉的名單》- 1993上映,故事改編自真實人物,講述德國商人奧斯卡以提供工廠工作職位以拯救猶太人的故事。
《一個快樂的傳說》- 1997年上映,故事講述猶太裔意大利家庭被送去集中營,父親不忍兒子受驚因而謊稱為一場以遵守各種規距換分數獲獎的遊戲。
《鋼琴戰曲》- 2002年上映,故事取材自波蘭籍猶太裔作曲及鋼琴家斯皮爾曼,講述納粹德軍入侵波蘭時猶太人的悲慘命運。
《愛在波蘭戰火時》- 2007年上映,故事改編自1940年4至5月期間發生的歷史事件「卡廷大屠殺」 - 蘇聯軍隊殺害波蘭戰俘及國民的一場大屠殺。
《與狼共存》- 2007年上映,故事講述1942年一位猶太裔小女孩逃離大屠殺的厄運,橫越歐洲尋親。
《依達的抉擇》- 2013年上映,故事講述孤兒院長大的安娜想要成為修女,宣誓前先要與唯一親人旺達相見。旺達告訴安娜的雙親為猶太人並已於二戰中遭殺害,於是二人一起四出尋找更多關於雙親與及自己身份的真相。
《否認》 – 2016年上映,故事改編自美國猶太裔歷史學家利普斯塔特的小說:《法庭上的史實:我的與大屠殺否認者在法庭的日子》,講述歷史暢銷書作家大衛‧歐文為希特勒和納粹辯護,引起利普斯塔特的關注,並引致一場誹謗官司。
"I wish R.I.P. meant Return If Possible."
0 意見
歡迎查詢或留言 :-D 多謝支持